逆袭:盘点2012互联网

注:这篇文章是瘦米中文网的朱景找我写的,临考前花四天时间外加一盒万宝路拼凑出这么一篇文章,留个纪念。感谢朱景,感谢药师!


【年终策划】逆袭:盘点2012互联网

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CCTV年度经济人物评选活动中,雷军获得年度新锐奖,40亿美元的估值使得小米甚至可以与黑莓、诺基亚这样的老牌手机业巨头比肩;同样是在获奖台上,马云和王健林当场公布了两人之间的一场“豪赌”,一个亿,赌十年后电商在大零售业中的市场份额。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几年前的新兴产业就这样迅速地崛起。

2011年,谷歌收购摩托罗拉、乔布斯辞世,移动互联网领域风云激荡。与此同时,雷军成功偷师魅族,推出小米手机,配以期货模式的粉丝营销战略,不过一年,就让小米成长到令人惊叹的高度。同一年,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PC,昭示着移动互联网的强势崛起。腾讯依靠QQ聚集起的用户强力推广微信,转眼用户已经达到了三个亿,而百度在移动互联网的小动作接连不断,却始终没有能够站稳脚跟。时机成熟之时可以预见腾讯将依靠微信占据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先机。

扎克伯格的Facebook终于在2012年完成IPO,然而最令投资者追捧的不是其社交网络的属性,而是其汇聚十亿用户所造就的“大数据”。报告显示,所有企业的信息存储量高达2.2 ZB。其中大型企业平均每家产生的信息量高达10万TB,而中小企业平均每家产生563TB的数据量。预计明年大型企业将增长67%,中小企业将增长%178,大数据时代真的来了吗?

一、电子商务:团购集体触礁,价格战自伤八百,B2C占据高点

一年前众多团购网站风风火火地闹起了百团大战,一年后,寒冬来临,团购网站被一批一批地拍死在沙滩上,即使是O2O领域最早的实践者团购鼻祖Groupon市值也缩减一半,更何谈国内多如牛毛的跟风者。

国内应该说从互联网伊始就一直走着复制抄袭的道路,从腾讯QQ、新浪门户、校内(人人)、饭否到团购、轻博客、微信,可谓是将抄袭进行到底,死不创新。所谓微创新更多意义上只能称之为依据国情进行适当的改造。抄袭有好处,门槛低,思路无需创新,开源环境下技术难度也大大降低。这样造就出来的一批批互联网产品只能是国产“山寨”,毫无根基,要想走到最后基本只有一条手段:烧钱!至于VC,考虑的不是发展,而是利益,之前传闻京东商城的投资商老虎基金同时投资当当,在道义上毫无优势,但是唯独脚踏两只船才能上风险投资者成为最后的赢家。至于团购,只是互联网概念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电子商务平台,即便是国内率先开展了团购模式,在这种投资环境下寻求发展的新兴企业,最后的结果也可想而知。

2008年前进入淘宝的卖家应该感到相当幸运,遇到了市场的空白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幸运星。如今,再想在C2C领域有所作为只能说是难上加难。而烧钱的B2C想要在电子商务中站住脚跟,唯有继续烧钱。春去冬来,B2C不变的基调就是价格战。面对苏宁国美等传统传统零售业巨头进驻电子商务领域带来的压力,京东打起了不止一次价格战,结果最后,没有靠山的京东只能眼睁睁看着苏宁赞助《中国好声音》,零元购!电商打低价的策略最后结果只能是营利低资金链紧张,其成长也仅仅靠野蛮扩张占据市场份额从而获得足够的投资,比起电商来苏宁则显得财大气粗。在一系列的价格战中京东非但没有获得足够的利益,反而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甚至缺席“吸金大会”双十一。至于当当,果断赤裸裸向天猫投诚,一方面当当在业内以策略保守、李国庆以省钱著称,另一方面可以看出独立B2C成本以及资金链上的巨大压力。

反过来看双十一,在国内C2C领域占据95%份额B2C领域打下半壁江山的淘宝平台强力吸金191亿,同比去年增260%,其中天猫为132亿,淘宝为59亿。同时阿里集团年度交易额突破万亿,当然,面对这样的成绩,马云再次将眼光投向下一个目标:总交易额10万亿,培养100万个交易额超过100万的卖家。

整个阿里巴巴体系中,淘宝已经接近顶峰,最多只能保证平稳增长;阿里巴巴平台则营利能力不足;阿里云一方面还没有显现出应有的威力,另一方面技术能力还有所欠缺、创新能力不足,这点从今年九月份阿里云OS与安卓不兼容的闹剧就可以看出;支付宝以及新的子公司阿里金融虽然潜力巨大,但是受限于国内的金融政策以及目前的市场状况,前途尚未完全明朗。所以眼下阿里体系内最为重要的营利平台非天猫莫属,天猫的独立并逐渐褪去淘宝商城的色彩更是彰显了B2C业务在阿里体系内地位的上升。几年前的赢在中国中有一个选手称,我只敢做B2C,因为B2B和C2C马云都已经成了老大,没有活路,只有B2C才能生存。如今,马云开始逐步在B2C领域攻城略地,独立B2C电商在资金链之外,更要面对天猫的压力,可谓前途坎坷。不过,目前来看,阿里体系在电商领域的绝对地位虽然不利于小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可至少暂时有利于国内电子商务领域的稳定,不至于不会出现混乱的竞争局面。

二、移动互联网:苹果创新乏力,小米异军突起

几年前,微软还在为vista的失利焦头烂额的时候,苹果发布了新产品iPhone,正是这一发布前不被认可的产品,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巅峰时刻,在营收和运营利润规模方面,苹果单单是iPhone业务就大过微软所有的业务。此后iPad的发布更是宣布了上网本的终结,宣告了移动互联网的正式崛起。

时至今日,谷歌依靠安卓系统在智能手机领域占据了过半江山,即便如此,安卓的影响力依然无法撼动苹果的领袖地位。用开源对抗封闭,谷歌做到了;但是硬件厂商不得不考虑谷歌是否会收回安卓这盘免费的午餐,去年谷歌对摩托罗拉的收购使得谷歌直接获得庞大的硬件资源,这一收购正是在谷歌同意中国商务部提出的安卓系统至少在五年内免费的条件下完成的,否则,国内的手机企业肯定会受到重大冲击。

九月份iPhone5的发布引来了众多吐槽,似乎这款手机唯一的亮点就是加长了机身,被广泛传播的一张图片就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士拿着一款一米长的iPhone,旁注文字:iPhone10。接下来包括Mini iPad等新产品都乏善可陈,没有乔布斯时代的亮点可言。虽然这点上无法认定失去乔布斯的苹果正在丢掉其创新的灵魂,但是后劲乏力的苹果公司依然受到媒体的质疑,即便iPhone5在国内上市后畅销到缺货。至于iCloud的,毫无疑问增加了苹果各个产品之间的联系度和黏性,但是在企业级云服务方面,依然无法与亚马逊谷歌等比拟。

获得2012年CCTV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的雷军可谓是意气风发,40亿美元的估值堪比老牌手机巨头诺基亚总市值的一半,想来雷军做梦也会不由自主地笑。但是小米三驾马车小米手机、MIUI操作系统以及米聊中,米聊在与微信的对抗中宣告完败,只能止步于目前的状态,MIUI自从优秀主题确定收费以来收到了多方面的质疑以及米粉的吐槽。唯独剩下小米手机一架马车,这明显与创业初期雷军说谈到的要做“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这一目标不符。至于因为运营牌照问题被勒令停止经营的小米盒子,更是走了数年前盛大盒子的老路。民营互联网企业涉足三网合一只会让广电总局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简言之,三网合一任重而道远。

不得不说,小米的成功更多意义上是初期性价比以及营销策略上的成功,但现在连谷歌自主发布的智能手机都已经快到白菜价了,营销上360、华为围追堵截,产品质量上与魅族相比并没有多少亮点,小米的这种光芒还能持续多久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此之前,不可否认的是小米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并且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我们对小米的质疑,更多是对雷军想要将小米打造成苹果型企业的质疑,更多的是质疑小米能否继续“茁壮”成长,成长到足矣让米粉骄傲的地步。这种质疑,是建立在小米营销与行为不符的基础之上的质疑,而并非是对小米已有成绩的抹黑。

另一个角度,作为天使投资人的雷军也应该感到骄傲,YY母公司欢聚时代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国内在IM领域,腾讯QQ一家独大从未被挑战。只有YY从一条小路上不声不响走到今天,获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内并非不适合创新,也并非不适合小企业发展,只要你真的坚持创新,只要你能够坚持坚持。

依靠QQ积聚的庞大用户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风生水起的微信,使得腾讯在即将到来的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混战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工信部也正式发布消息,表明明年六月份虚拟拍照会正式颁发给部分私营企业,腾讯则有一定希望首批获得牌照。

中国网民数量五亿多,居世界第一,手机用户突破十一亿,居世界第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一个副产品就是虚拟运营商牌照的发布,通信运营商不得不考虑让利于民,在这一点上,中国已经比国外晚了20年。可以想象,当现今的互联网巨头以及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新锐正式开始在这一领域攻城略地时的情形。唯独让人失望的是国内搜索引擎巨头百度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动作迟缓,小动作接连不断但却收效甚微。

三、云计算:亚马逊依旧领先,SAE/GAE走上正轨,阿里云上演兼容闹剧

百度终于推出了云服务百度云,对比亚马逊谷歌以及国内的新浪,百度的动作显得迟缓了很多,包括BAE,相比新浪的SAE以及谷歌的GAE而言只能说还很稚嫩。当然,百度云的亮点就是百度推出的云网盘,特别是今年115宣布关闭大众分享服务转向社交领域之后,百度云网盘服务更是赢得了众多用户,得到了很大的成长。另一方面可以看出,网络硬盘的空间已经从1G时代迈向了10G时代,即使是个人用户的初始免费空间也大都在10G以上。

率先进入云服务领域的亚马逊依旧保持领先地位,旗下的AWS在与GAE等产品的竞争中依然保持其固有地位,其对手谷歌甚至也在自家产品中使用AWS服务。今年年底,亚马逊AWS中文站上线,也标志着其云计算服务正式入驻中国。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SAE/GAE也已经走上正轨,去年年底GAE正式收费,只是新的收费策略使得追求免费的用户无所适从;今年SAE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也从接近免费开始走向收费,这些动作说明SAE/GAE结束预览期之后,逐步开始考虑稳定的成长。

当然,云计算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思路问题。其实几年前开始兴起的网络公开课实质上就是云计算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在国内,从技术到思路都还无法赶上国外。包括360云盘在内的同步盘某种程度上依旧是对Dropbox的抄袭,有道云笔记以及盛大的麦库记事也是对Evernote的模仿。不过国内一贯免费的套路使得众多用户可以在云计算发展的同时享受到更多的“福利”。

在云服务领域,阿里云应该算是国内的一个先驱,当然包括盛大、华为等企业都涉足云服务领域。今年九月份,阿里云旗下的产品阿里云OS却上演了一场兼容闹剧,矛盾矛头直指阿里云总裁王坚。Android 之父安迪·鲁宾指出,“阿里云很明显融合了Android机制,但是它的不兼容性却破坏了开放手机联盟一直致力于打造统一的Android平台这个规则。”而阿里巴巴却认为,阿里云OS的运行环境,也就是OS的核心部分属于自主研发,使用的一些Android应用的框架和工具仅仅是作为补丁。在36氪的报道中指出,王坚极有可能因此向董事会辞职。

四、社交网络:图片社交的兴起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Twitter与Facebook孰优孰劣的争论依然存在,福布斯甚至做出Facebook必死Twitter永生的预言。同样是微博,国内的领头羊新浪微博则因为改版默认使用智能排序、屏蔽删帖实名制,被用户批评不断。也许正因为新浪微博爆发式的成长使其成为了网民情绪的宣泄口,维稳大局下,微博这种变异出的媒体属性必然会被官方所压制。不知道是不是招聘临时工不足,3月31日到4月3日新浪微博不得不关闭评论系统。某一款产品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被用户赋予属性,微博媒体的属性有利于启蒙的展开却不符合“政治方向”。言论治理在疏不在堵,压制之下造成的结果就是谣言流言不断。麦迪逊说:“如果有检查言论的权力,那也应该是人民检查政府的言论,而不是政府检查人民的言论。”至于腾讯微博,也只有“存在”上的意义。王小峰前几天在博文中说要在2013年开通新浪微博,总感觉表叔开微博还没娶个媳妇靠谱。

当一个产品还没有推出就获得 4100 万美元的投资,确实是一件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但是当你花了 4100 万美元做出的产品没有人使用并且最终不得不折价出售,那心情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了 Color 身上。

从去年年底,图片社交的概念就逐渐兴起,包括Path以及被Facebook以10亿美元收购的Instagram,都使得图片社交的概念变得火热。而还未推出就被风投认为会改变世界的Color,折价出售之后还不得不宣布将于2012年12月31日正式关闭服务。除此之外,另一款由斯坦福大学两位大学生设计的阅后即焚的图片应用Snapchat,甚至因为宣传图片被打上了色情应用的标签。不过这都不能阻止图片社交的发展。不久前,Facebook也推出了类 Snapchat 应用 Poke。在国内,啪啪应用打起了让照片会说话的牌子。

而Facebook收购Instagram的这一行为,不仅是为了消除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更是为了打破之前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僵局,弥补Facebook在移动领域的短板。虽然几年前马克·扎克伯格依然认为Facebook的重心应当在web领域,然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迫使其不得不转变思路。而Instagram专攻移动平台,能够与擅长Web的Facebook形成优势互补。今年5月份Facebook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在招股书中,最诱人的并非其社交网络的概念,而是其10亿用户时时刻刻产生的海量互动数据,1250亿好友关系数量,每天平均32亿赞和评论、上传3亿张图片。一连串的数据信息宣告着数据对于Facebook的意义。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数据对于网络产品的意义甚至会超过技术。当然,由海量数据带来的隐私问题成为Facebook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此外其在亚洲地区表现疲软、尤其在中国其甚至毫无立足之地。应该说是种种缺陷导致其上市3日暴跌18%,无论如何,这都无法阻拦其成为一家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反观国内的人人网,则逐渐沦落成了一家游戏公司。

虽然有人仍认为大数据的概念出自杜撰,纯属危言耸听,但是数据的重要性的确变得越来越重要。单单就目前网络用户每日说创造的数据量上来说,大数据的时代已经来临。当技术不再成为制约发展的平静,网络时代就应该从软件开源走向数据开放。在徐子沛的新书《大数据》中提到,奥巴马上台前与科伯恩联合推出《联邦资金责任透明法案》,之后网站USAspending.gov上线发布,成为美国联邦政府发布公共支出信息的门户网站。而2009年奥巴马上任创设了两个全新的职位:联邦政府的首席信息官和首席技术官。之后,Data.Gov上线,全面公开政府拥有的公共数据。

由此可以看出,在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公开上,政府应该先行带头,因为政府数据大多属于公共数据,并且绝大多数都涉及不到保密的问题;并且数据公开与信息公开有所不同,特别是涉及到政府公共数据的公开,即使在国内,公共数据也并不涉及到官员的隐私问题,反倒涉及到政府效率能力的问题。说到这里,就信息公开而言,国内的道路还很漫长。看看今年十一月份上线的中国党政领导干部资料库就能明白天朝距离信息公开的时代还比较遥远。

五、其他

作为国内在线视频领域的头两把交椅,优酷土豆的合并让人大呼再次相信爱情了。这次合并吸引的关注绝对要多过几年前王微的那场离婚官司。不管是预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这次合并都预示着国内在线视频领域的一次整合。

相比互联网企业推出的产品,铁道部上线的12306让人一直难以忍受。众多程序员更是吐槽其技术水平也就是应届生水准,还不是优秀应届生。更有程序员直接组建了12306开源项目组,不得不说,在国内,各种官方招标而后层层外包,最后给出的结果总是不令人满意。

面对互联网企业的围追堵截,传统巨头微软今年动作不断,推出新的大一统式的系统windows8,推出自有品牌的平板电脑Surface。痛定思痛,微软不得不进行一连串的转向才能够完成其对如日中天的互联网企业的逆袭。在传统互联网领域依靠捆绑浏览器立于不败之地,移动互联网到来时,微软若继续固守,颓败是必然的。之前Facebook的上市就被人称作是传统互联网时代的最后一盘大餐,接下来的几年里,混战必将转移到移动互联网领域。

在智能手机领域,苹果风头尽出。虽然近期创新亮点不多被人吐槽,不过根据分析师预测,苹果的下一个增长点应当是iTV的发布。再看国内的各种盒子产品(小米、盛大等),无不因为政策原因而夭折,无怪国内互联网市场依旧是新兴市场,这一环境下,估计短时间内很难有足够分量的创新产品问世。

这一年里,风投不再单单指众多巨资公司,众筹平台的建立使得小成本创业成为可能,Kickstarter上Pebble手表筹集1000万美金的项目就是众筹平台的成果。还有国内的很多人的咖啡馆。当然,团购也可以认为是众筹的一个方面。同时,众筹平台也为公益提供了一个募资平台。北京的706青年空间之前就是在国内的众筹平台追梦网上进行募资。

在桌面领域,web的概念已经比软件的概念更为重要,浏览器早已取代桌面软件成为了互联网的入口。谷歌Chrome浏览器的崛起使得Firefox被舍弃,Molliza不得不选择开发Firefox OS维持Firefox的长远发展,但是似乎这一平台除开源特性之外并不被人说看好。说到浏览器,国内浏览器依然没有成熟的内核技术,多数都是对第三方浏览器内核进行包装推出的,虽然拥有市场份额,但在技术水平上差太远。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显然应用取代浏览器成为流量的入口。手机应用两大市场App Store和Google Play正在应用数量以及质量上你追我赶,一个应用得到用户的认可和追捧往往就意味着一款产品的成功,移动互联网领域,开发者无疑能更多的专注于技术研发。苹果和谷歌两大巨头的争夺,将决定谁能在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占据优势。

在广告领域,传统互联网可以说是搜索引擎一家独秀,依靠庞大的数据分析进行精准的广告投放。当然,坐拥十亿用户的Facebook对广告的投放也相当用心。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利用LBS投放广告则显得更为可靠有效。不过另一方面,用户体验也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例如微信平台,让用户为了接受固定的资讯而不得不忍受广告的骚扰,将会是一个很差的用户体验。除了基于位置的广告,2012年还有一个概念原生广告被炒的火热。应当说这是一个旧瓶装新酒的概念,其亮点在于指出原生广告存在于内容信息流中,如果做得好的话,它们还会因为这样的品牌内容形式——推广的视频、被赞助的内容、相关的优惠券及受赞助的文章发表,而为网站的用户体验带来新的价值。

昔日的手机业巨头诺基亚投靠微软之后可谓被微软绑上了战车,不得不在Windows Phone(Windows 8)的胡同里一路走到死。今年年底,诺基亚将总部大楼出售后回租,以回笼现金。网络时代的发展方向瞬息万变,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率先占据新兴领域的先机。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腾讯利用微信做到了,不过可以想象,明年微信将会逐渐褪去张小龙的色彩,而成为腾讯的微信。三亿微信用户已经给腾讯足够的缓冲期去思考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策略。虽然新浪微博取代新浪网成为新浪最大的网民入口,但是受限于政策、环境以及微博营销的存在,盈利方向成为一个问题,这一点上未免没有鸡肋的味道。

在软件开源之外,硬件开源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本身无论硬件软件都是一种开放的存在,只是后来走向了封闭,才有现在开源的存在。硬件开源的推动者是一群创客,创客的工作室一般称之为创客空间,这个名称缘起于国外的Hackerspace。国内创客空间还比较少,比较早的创客空间有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等。现在点名时间上正存在一个创客项目:一起来做X-Bot机器人。在今年第十二期《程序员》杂志中,Raspberry Pi与谷歌的Google Glass一样荣获2012年度十大产品,入选理由是:梦想。无论是软件开源还是硬件开源都承载着极客的梦想,也正是开源硬件的存在,使得昂贵的3D打印机器变得相对低廉。

上市退市都是一种选择,欢聚时代逆袭而上,不仅成功上市,并且成功在腾讯的阴影之下闯出一片天空;而盛大网络以及阿里巴巴私有化也逐渐尘埃落定。同时今年年中,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终于签订了回购40%的协议,并于8月执行了首批20%股权的回购。这将保证5年或者10年之后,阿里巴巴的下一代管理者不会过多地承受来自股东的压力。

继去年3Q大战之后,360正式进入搜索引擎领域,开启了3B大战。黑脸白脸没办法分清,唯独能确定的是国内搜索引擎领域百度一家独大根本不利于用户对信息进行检索。更多的竞争者加入,有利于国内搜索引擎的健康发展。当然,周鸿祎似乎不会为搜索引擎做多大贡献,更多的正面意义是其对百度造成压力。这种争斗相比于专利战则显得小巫见大巫。2012年,三星与苹果之间的专利战仍然继续,苹果没有办法在短期内摆脱掉三星,三星想要在终端份额上完全抢走苹果的风头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互联网领域的四大巨头苹果、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升级,Facebook逐渐试水搜索市场,云服务领域谷歌亚马逊各自占据一席之地,手机领域收购摩托罗拉之后谷歌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在这一场争斗中,微软似乎被直接无视,无论是手机操作系统还是平板电脑搜索引擎,微软的影响力都无法达到足矣与这些互联网公司相竞争的程度。

Google Glass发布说明谷歌在互联网之外一直进行着相关科技领域的探索,包括之前的自动驾驶汽车。发布以后,Google Glass似乎已成为穿戴式计算设备的代名词。只是需要关注的是这些产品到底是不是人类技术过剩的装置。无论如何一款科技产品的推出始终着眼于提供给人更好的生活,只是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考虑这种更好是否有必要的。创新不应该是画蛇添足的创新,当然,Google Glass的发布也使得科幻电影里的各种特效场景距离我们越来越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以及网络的发展肯定会改变我们的世界,只是需要更多的人警觉,这种改变,是否走错了方向。

六、结语:互联网领域的文艺复兴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互联网上现有的资源以及数据已经足以支持二次创新的存在。不久之后的创新将会是在现有大数据基础上的微创新,即利用挖掘现有大数据中的潜在价值,包括链接多个大数据库之间的关系数据进行进一步构造。拥有大数据的行业领袖也将开始整合企业内部的大数据,并进行扩展辐射,扩大数据的影响力。这种整合更多意义上并不在于技术上的限制而是思路上的创新。细分市场的小企业也不再需要从零做起,而是利用已有的大数据进行二次开发,这样做还可以吸引大数据中零散的潜在客户。要想达到这一地步,前提就是数据的开放。数据开放也意味着数据重复利用价值的提高。而数据开放中政府数据库的开放,特别是原始数据的开放,拥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并将产生一系列的社会利益。当然,这些政府公共数据应当是不需要许可证的。

之所以在标题中使用逆袭这样一个词,并非是要表明在互联网领域内传统公司抑或新兴公司的逆袭,而是人对互联网的逆袭。我们必须要明白,互联网的发展中,人是主体,而非技术或者数据。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更要注意这一点,人是互联网的主人,而不是互联网的奴隶。但是这一点很难靠企业自律,唯有依靠“用户”的自觉性,明白自己首先是人,然后是用户。改变世界的前提,是关注人本身。互联网的发展也是如此,人不单单是用户的概念,更是一个个体的概念。这种人文的用户体验才最终决定了谁能够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乃至整个互联网领域笑到最后,网络领域的文艺复兴也必将再一次宣告:人是目的,而非工具。


年度书籍推荐:

1.《大数据》丨徐子沛著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丨非技术类书籍、大众均可接受

2.《大数据》丨图灵图书丨人民邮电出版社丨偏重web挖掘技术

3.《技术想要什么》丨凯文凯利丨中信出版社

4.《创客》丨克里斯·安德森丨中信出版社


往年经典书籍推荐:

1.《失控》丨凯文凯利丨新星出版社

2.《黑客与画家》丨图灵图书丨人民邮电出版社

3.《代码2.0》丨劳伦斯·莱斯格丨清华大学出版社

4.《史蒂夫·乔布斯传》丨中信出版社

TED视频推荐:

1.凯文·凯利:The next 5,000 days of the web

2.凯文·凯利:Kevin Kelly tells technology’s epic story

3.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 on the next Web

4.伯纳斯·李:The year open data went worldwide

——2012年阳历年底